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4th.1.2 <沒有絶對,只有相對>


二丶以前還是營業員的時候,客戶經常會問我某一檔股票,現在價位能不能買?或是幾塊能買?幾塊該賣?

用「絶對」的價位來衡量該買或該賣,坦白說,如果投資股票用這麼簡單的一言釋之法,就能夠創造長期資金積累的話,那豈不是很完美?

現實上,很難!也不可能,除非你比股神巴菲特,更神!

來舉個例子,台積電是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在我非常敬佩的張忠謀董事長領導下,公司業績蒸蒸日上不停地成長,已是一家重量級國際企業,很自然地,在投資前,除了針對其歷年獲利能力予以評估,也應該找國際性企業或是同屬半導體的公司做一「相對」比較。

ex. Intel是一家製造個人電腦半導體處理器的龍頭企業,目前台積電的股價是193元(ADR掛牌價是31.41美元),而Intel的股價是35.26美元,如果全球經濟景氣向上,半導體的景氣也不錯,未來,Intel股價由35.26美元漲了10%來到38.78美元,而台積電股價才由193元漲到200元,代表漲幅出現相對落後現象。

我便會收集相關資訊,研究是否公司的營運遇到瓶頸、訂單流失與否或是股價先前是否已領先走強一段⋯,才使股價跟不上同產業股的漲幅。

假若,營運沒有任何問題、股價之前也沒有領先現象,只是不同市場存在的落後性,那我便會考慮進場佈局。

反之,如果半導體整體景氣不佳,Intel股價已率先回檔反映,而台積電股價仍高高在上的話,我也會提醒自己,目前股價是否因為外資的「策略性控盤操作」,出現高估情形,則需考慮減碼。

這就是我所謂的「相對」觀念!

除了用股價相對比較之外,當然我們也可以用「總市值變化」做一相對比較,以衡量其股價是否有高估或低估之情形,決定減碼或是加碼,調整手中部位。

總市值=股價*已發行股份總數

例如:通常我會用兩家(當然也可以用多家)公司總市值之比值相對比較,假使大都維持在0.8:1,短期間由於利多訊息或是資金流入拉抬......等各因素影造成股價上揚,比值突然有所變動為0.9:1,那我們也得留意短期內股價是否出現高估現象,若是,則可考慮減碼部份持股因應。

PS.當然除了「同產業股」在同一期間股價變化做比較,我個人在實際操作上,也會將此比較法延伸到「非同產業股」之換股上,例如台積電和鴻海2家產業龍頭股的股價比值或市值變化、電子個股和金融個股的股價漲跌變化或是金融股之間個股的價格、市值變化⋯⋯⋯等。

如果你是剛進入股市的投資人,或是不曾聽過這種方式的人,我想在建立此觀念之後,只要再加上日後實際的操作,多多累積一點經驗,便能體悟這種相對比較法的概念,對資產穩健增值具有相當的幫助。

最後,以上舉例說明僅止於在某「單一個股」之「相對比較」概念上,而「GOWIN投資模式」著重的是在於「整體投資組合」上及各階段的「適當持股現金比重」,是更加全面性考量的模式,亦較為符合「穏健」之原則,這留待後面的6th、7th部分說明。

<自我的啟示>:

沒有任何一檔股票(拼孤支),可以讓自己「絶對」資產穩健增值永久,因為產業景氣循環有高低變化;但做好適當的「投資組合」卻「相對」可能達成。

沒有一種「絶對」致富的選股方法;但有「相對」穏健報酬的投資模式。



*106.07.01補充:

106年6/11的「股市週記」中有用(聯電和台積電)兩檔同類股說明「GOWIN投資模式」中的「相對概念」,之後聯電連續上攻,內容如後 :


<GOWIN投資模式應用>




來應用一下「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此概念的擇股例子:

「台積電」和「聯電」兩家公司都是全球晶圓代工大廠,記得在2010年底那時候有位客戶問我哪一檔股票可以長期投資,那時候我說台積電這家公司超有競爭力,目前股價70元不到,每年現金股息有3元左右的水準,應該是可以找機會分批買進布局的標的,目前股價210元以上,總市值達5.5兆元,算一算這麼多年下來,每年平均的投資報酬率也是相當可觀。

日前股東會張董事長表示外資持股佔了80 %,他也沒輒,表示未來幾年公司的營運還是看好,希望有信心的國人也可以買進,與公司的營運一起成長。

但我想到2010年底時,請客戶買進持股到現在的話,從70元漲到210元,漲幅已相當大。


就GOWIN投資模式來看,其實它的股價是處在相對的高位階,基期偏高且總市值已超過半導體巨擘Intel 這家公司,雖說是我們台灣的驕傲,但這時候買進的投資風險會不會相對也偏高了些?

拿它的同性質公司聯電來做個相對比較,可以發現聯電的股價目前是12元左右,屬於低基期也是低價股。

從這個角度來看,「聯電」現階段投資的風險或許相對較低,如果股價隨著盤勢拉回修正而往下調整,我認為將它列入投資組合中,分批布局建立基本持股,未來幾年後的投資報酬應該不差,所以在這兩家晶圓代工大廠就目前的股價位階而言,我會用較為保守的心態來選擇聯電,等待未來的開花結果。

這就是應用我說「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概念的選股做法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