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享受分配;輸家,總是被分配》
從去年底開始維持減碼,持續降低手中持股,我錯了嗎?
如果從短線的心態來衡量,今年行情一直上漲到9900點高檔附近盤旋,我卻把持股降低到三成以下,乍看之下,我是錯失了賺錢機會,但我真的錯了嗎?
我的市值總額並沒有變少,逢高減碼下反而小幅增加,或許增值幅度小了些,但對我自己而言,在操作上並不能算是錯誤,因為我正在做一件在投資上很重要的事,「規避風險,等待機會」。
大部分的投資人天天想要賺錢,幾乎都是短線操作,看自己的資金能不能短期間內就快速變大!
其實我剛進來股市時也是一樣的想法,經過20多年的交易「歷練洗禮」之後,我的想法卻有了三百六十度大轉變,現在我是以每三年為一個基準,看手中市值總額能夠增值多少做為衡量標準,簡單來說,以三年增加30%,平均每年增加10 %做為基本增值目標。
我如果能達到這個目標,只要七到八年時間資產(市值總額)就能增加一倍左右,不但是可以遠遠地勝過目前1%左右的定存利息,也會是儲蓄型保險約2%利息的好幾倍,更是可以打敗非常多家投信公司所發行的多檔基金。
<滾石不生苔,短線難聚財>
或許有人覺得在股市中每年賺10 %並沒有什麼,因為台股一天的漲跌幅就是10 %了,可是有沒有想到一點,很多人短線操作追逐強勢股,設定的目標可能是一年賺30%,或是更高些,但高報酬的背後相對就是高風險,這一次可能賺了10 %,下一次卻賠了8%,這一次又賺了6%,下一次操作可能又虧損掉,時間拉長來看,在這種操作模式下,手上資金難以達到長期持續增值效果,反而可能會越來越少,而我一開始的報酬目標只是設定在每年能增值9%到10 %,我指的是「市值總額」穩健增值9%到10%,這樣在風險較低之下,我認為反而會是比較容易達到,長期而言,有較高的機率往財務自由的目標慢慢接近。
為什麼我要說每三年增值30 %為目標呢?
因為股票市場就我20多年來的觀察,她至少「平均每三年」會有一次較大跌幅,當然如果快的話,甚至每年都有可能發生殺融資大跌,出現融資戶被券商斷頭的現象,也就是「財富重分配」的契機,到時候才是我們真正把「股市中傻瓜」的財富分配到我們口袋的大好時機,所以這也是我會以每三年做為增值目標的最大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我的多年股市實際交易經驗,如果我一開始就是設定以每年增值做為目標,將會使得自己在操作上進退失據,很可能會為了想要儘可能達到+10%,卻反而離它愈遠。
但是我並不會因為這樣就不管每年的「市值總額」變化,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計算一下自己的市值有沒有增加或減少,尤其是在每年年初跟年底我會做個市值總額變化的統計,當年度的操作,自己的市值總額到底有沒有增加?到底有沒有打敗大盤的漲幅?如果大盤是下跌,我的市值總額的縮水幅度有沒有小於大盤的跌幅?經過這樣多年下來每年的檢討後,再加以修正和調整自己的操作與步伐,漸漸地讓自己的心態持穩,或許這也是讓自己後來轉變為以穩健增值做為目標的重要過程之一。
<以靜制動,累積財富>
只要把握住一次的「財富重分配」機會,你會發現你的「市值總額」將增值不少。
其實,要從股市累積財富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除了「GOWIN投資模式」中提過的「建立好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以及「做好適當的持股現金比重管控」之外,如果能再加上「連續掌握幾次的財富重分配契機」,一定是市值總額大幅增值的股市贏家 !
實際上,避開大跌,以靜制動,掌握住「財富重分配」契機,享受分配的效果,「市值總額」所增值的幅度,將遠超過你的想像,也許這也算是我在股市中真正達到財務自由的重要關鍵之一。
<享受財富重分配>
自己一開始進入股市的時候,也是天天在股市中搶短拼搏,每天交易不亦樂乎,有賺有賠,進進退退,但始終無法累積到財富,經過多年交易以後,心態逐漸轉為中長期投資慢慢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就這樣累積到了一點點財富,當然過程中還是曾經誤信明牌,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一不小心財富又被別人分配走了,就這樣走走停停,到最後才體悟出一套適合自己的「GOWIN投資模式」,以長線保護短線加上波段操作,耐心靜候進場時機,避開大跌,最終把別人的財富分配到自己口袋。
贏家,掌握分配;輸家,總是被分配。
贏家,總是能夠嚴守紀律、避開大跌,進而享受財富重分配的效果,持續累積財富;而輸家,總是被眼前的「大好局勢」所迷惑,誤入市場主力「養、套、殺」陷阱,最終成為了被分配者,不但累積不到財富,反而財富越變越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