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你在存股?還是存骨?

【 你在存股?還是存骨? 】


近幾年大盤指數衝過萬點,「存股」這兩個字像是股市中的顯學,走進書店,架上相關的書籍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

從109年3月新冠肺炎股災8523點一路上漲,到今年(111年)1月5日18619最高點,時間並不長,只花了兩年不到的時間,這段期間存股族朋友笑呵呵,陸陸續續有不少的股市小白、年輕朋友投入「存股」行列。

近期盤勢不佳連續下跌,今天指數最低回檔到12698點(PS.距離79年12682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不到十個月時間,這波將近6000點的跌幅,市場哀鴻遍野,尤其是偏好融資買股的投資人受傷慘重,「存股族」也難置身事外住進套房中,許多人不免擔心自己會不會變成「存骨一族」?「存股」這件事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我們來看一下,這一年多來較具代表性的幾檔公司:護國神山「台積電」,它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公司之一,這2年來有很多位投資達人呼籲可以「存股」,新冠肺炎股災那時候最低價是235.5元,股災當時勇敢買進的人並不多,爾後一路上漲到去年679元,拉回整理過後,今年最高價又來到688元,不少投資朋友應該都是在500~650元開始存股,而今天最低價來到386元,在股息不計的情況下,從最高點688元下來的跌幅約為43.89%;再來看看更熱門的「航海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股票,在股息不計的情況下,「長榮」從233元跌到今天最低價132.5元,跌幅約43.13%,如果把現金減資60%算進去,那跌幅可是相當驚人約有76%、「陽明」從234.5元跌至今日最低56.6元,跌幅約有75.86%、「萬海」從353元跌到今天最低的62.1元,跌幅約82.4%(PS.若是把2次除權計入,跌幅約77.76%),搶當「航海王」存股的朋友,可能真的變成「存骨族」了。

多年來我經常碰到的是,在股市行情熱絡時,會有許多朋友和粉絲問我現在要「存股」哪一檔股票?我當下的回覆都是,如果你是想「存股」的話,可以再等等,不過大家並不願意等待,深怕賺不到錢似的,漲時看得更好,直接進場買進,把我一再提醒的分批進場原則拋到腦後。而像這陣子行情不好,我會告訴粉絲們,目前有不少標的相對的基期和價格都較低了,可以考慮分批進場「存股」,但很多人的回答卻是,早已彈盡糧絕或是不敢逢低買進,犯了跌時看更壞的毛病,這樣的操作方式,當然就無法降低持股的平均成本,未來開花結果時刻到來,別人大豐收,你可能只是等解套而已。

上述告訴我們,「存股」的標的不對,或是時機、方法不對,「存股」的市值會大幅縮水,也有可能變成「存骨」。


許多人在「存股」時會產生不少的矛盾!我簡單整理一下「存股」時應該避免的「矛盾與盲點」:

一、未做功課:對股票市場不瞭解,也不閲讀投資理財相關書籍,就貿然投入資金。

二、不會選股:隨便聽「老師或達人」說,就亂買亂存股,從上面航海王例子來看,存股變存骨。PS.可以「低股價、低基期、低股價淨值比」的績優集團公司為標的,如果真的覺得選股很麻煩,以「金融股」中的官股金控、或是我已經長期投資十多年的玉山金、還有目前股價37塊多的保險龍頭國泰金⋯⋯列入追蹤考慮。

三、上漲時才想存股:漲的時候見獵心喜才買進存股,看到壞消息或跌的時候就不敢持續買進。

四、只買不賣:一直買一直買都不賣的這種做法過於僵化,若是存錯標的(亂搞的公司),可能會血本無歸;或是萬一碰上「股市黑天鵝」現蹤,市值將大幅縮水。PS.建議存股累積一定數量後,學習我們的「另類存股」。

五、資金太早All in :覺得股價跌很多了,買太快,太早把全部的錢換成股票。PS.可以參考「GOWIN投資模式」書中的「適當持股現金比重」篇和「正金字塔型布局」方式。

六、只存一檔股票:如果錢不多,以單一績優集團公司做為存股標的是OK的,不過只選一檔股票存股,投資風險偏高,若是金額較大,建立「投資組合」會比較適合,才能把風險降低些。

七、非閒錢存股:把日常生活所需的費用拿來買股票,或是融資貸款存股,股價下跌易產生心理壓力,並造成自身困擾。

八、無法克服「未實現虧損」心魔:很多朋友看到不斷擴大的「未實現虧損金額」,開始懷疑該不該繼續買進存股,這代表投資的抗壓性可能不足,或是已經超出負荷,「未實現虧損金額」是存股中的「心魔」,也是必經的過程,有過度壓力的投資都難以美好結局收場,提高自己的抗壓性,才能克服此投資心魔,或是拉長投資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PS.以我自己存了十多年的「玉山金」來看,經過這十幾年來的配股配息,早已不記得成本變成多少?能確定的是,成本變很低,且這些年來的增值幅度,令人相當滿意。

另外,股市交投熱絡時有粉絲曾提到,聽到某些老師和投資達人說「存股」要找那種股價一直往上漲的股票,這樣代表你的存股才都是賺的,問我對這樣的說法認同嗎?

乍聽之下,這種說法好像很有道理,但並不正確,比較像是招收會員的話術。

第一、誰有這種天賦異稟的選股功力,選到股價一直往上漲的公司,真有此本事,直接融資all in不是賺更大?

第二、如果存到的股票是股價一直往上的標的,未來有一天,你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所累積的張數(金額)卻不見得是極大化。ex.兩家公司股價都是25元,同樣是100萬元的本金買進存股,A公司在三年內最低曾來到15元,慢慢買慢慢存,合計存到50張,平均成本20元,三年後的股價回升到28元,市值為140萬元;B公司三年來逐漸慢慢往上漲,一樣慢慢買慢慢存,累積存了33張,平均成本為30.3元,現在股價40元,市值為132萬元,存股B公司的市值反而比存股A公司更少。

關於「存股」這件事,基本上是「用時間換取空間」的投資,而非短期性投機交易!利用股價較低時,用更少的錢能買到更多的股數(張數),時間拉長,最後所累積的張數才會多,未來股價上漲的絕對金額才更大。


在存股的過程中,套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相信「套牢是未來獲利之母」!像是有些人一個月才存股一次(可能也有人是兩個月或更久才存股一次),假使一次存1張或2張股票,只存了三個月,手上的股票也只有3~6張,就期望股價漲上來,就算運氣真的很好股價上漲了,賺到的錢也不會多,如果你是趁著股價跌下來的時候,慢慢存個三年五年,手上股票能夠累積50張或100張後,股價一旦大漲上來,超出你的平均成本許多,這時候所增值的幅度(賺到的錢)才會多,才有機會累積到一大筆金額(ex.當成買房自備款、結婚基金⋯⋯等大筆費用),這樣的存股才具意義,而不是那種存個幾張、時間很短,就期待股價大漲上來的短期間獲利心態。

「存股」是用時間逐步累積數量,而不是一次到位!不外乎「持續的金錢投入(錢換成股票)」、「需要時間發酵」、「參加配股增加持股數」、「股息繼續投入買股」這幾項,而持續投入的錢必須是「閒錢」,持之以恆買股必須經過一段時日(長期投資)才能累積到一定的數量,不論你是「定期定額買進」、「定期不定額買進」,或是「不定期不定額買股」各種方式皆可。


「存股」,原本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很多人卻是把它複雜化,實在相當可惜。追逐明牌不可靠、一般傻傻地只買不賣的「存股」,萬一「存錯股」也可能會變成「存骨」,我們「GOWIN投資模式」強調以「熟悉公司」為主的「另類存股」卡實在,一步一步「慢慢來、快快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