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8th. < 股票投資小眉角 >

<小眉角>

.融資追繳斷頭:

通常發生融資戶被追繳時,代表所持有股票的股價已經下跌一段,整戶的融資維持率已低於130%(目前的規定,但主管機關會視情況調整)!如果整個盤勢氛圍還可以,對未來行情仍有所期待,不但不會執行停損認賠賣出,還會拿出手中的錢來補繳給券商提高融資維持率,以避免股價再往下跌被券商直接斷頭賣出。不過,萬一出現事與願違股價持續下跌之狀況,仍然必須再補繳,一旦不願意再補足差額,將可能進入被券商斷頭階段。

在形成券商斷頭階段的整體盤勢氣氛和一開始追繳時的氛圍將完全不同,投資人因為未實現虧損金額不斷擴大,會產生恐慌心理,不願意再把錢拿出來追繳,加上一則又一則的利空消息導致悲觀灰心看壞後市,或是擔心害怕未來持續大跌,非但不想再補繳任何金額(也可能是已經沒錢追繳了),加上為了避免被券商斷頭賣出反而會因為恐慌情緒蔓延而殺出手上持股,進一步促使股價加速下跌,緊接著各家券商一起執行融資斷頭賣出,形成市場上所謂的「多殺多」!更會加快整體盤勢的下跌速度。

這種非理性的不正常賣壓,大多是在連續下殺幾天後,融資餘額大減下,宣洩完畢。

所以市場發生融資追繳時,我的做法首先就是每天晚上查詢一下融資餘額變化的相關資訊,看看每天的融資減了多少,一般而言,減少的金額會比之前券商一開始發出追繳令那時每天所減少的金額多出好幾倍,甚至多出10倍以上,此情形也反映出使用融資投資人的恐慌情緒達到高點,通常我會在這時候進場分批佈局,勝算很大,不過並不是隨便買就能隨便賺,是以前面說過的符合我們「理財性投資」的標的為投資組合中的選股對象,若再配合觀察大盤上市加權指數的跌幅與大盤融資餘額的減幅變化狀況,就我個人的實際操作心得,勝率可再提高許多。

*出現融資追繳斷頭現象時,假使在連續融資減肥下,融資餘額的減幅是16.8%,而大盤指數的跌福是13.04%,融資餘額減幅16.8%大於指數下跌的幅度13.04%,這種情形在我的實際操作經驗,通常表示大盤指數已經愈來愈接近落底完成階段,很多個股在大跌一段後出現物美價廉現象,是我積極尋寶機會,只要發現符合我的「理財性投資標的」的各檔股票,我會一一追蹤它們的股價走勢變化,透過相對比較後找出未來投報率較理想的標的,開始分批承接列入投資組合中,再配合當下整體的持股現金比率(可翻至前面文章再次複習一下適當的持股現金比的六大決定因素),持續佈局並維持我的適當持股現金比重,接下來就是等待整個盤勢反彈的收割時刻到來(經驗上常常是跌得快,反彈也快)。

ex.大盤指數9200點,大盤融資餘額1500億,經過融資追繳斷頭指數下跌至8000點,而融資餘額剩下1248億,計算如下:

指數跌幅:(9200 - 8000) /  9200 = 13.04%
融資減幅:(1500 - 1248) /  1500 = 16.80%

* 16.80%   13.04%

PS.我是以上市加權指數市場為主,搭配代表中小型股的上櫃OTC市場,兩者的融資餘額變化一起觀察來提高勝率

另外補充說明一下,現在的融資餘額和以前很大的不同是現在多了很多正向ETF和反向ETF,佔了其中一定比例,在判斷上會比以往經驗的複雜度更高一些,不過整體而言差異性不致太大,過去經驗還是極具參考價值。

二.多家公司輪流實施庫藏股:

有時候盤勢是屬於慢慢下跌型態,市場並沒出現所謂的融資追繳斷頭的短期恐慌殺盤狀況,在大家沒什麼太大感覺的慢慢緩跌下,猶如溫水煮青蛙般,等到時間一久才突然發現股價已累積下跌了一大段,很多公司的股價跌到淨值以下,市場將出現一家一家的公司,宣佈實施買回庫藏股策略,通常這時候因為股價的下跌加上壞消息充斥,市場很容易出現不理性的賣壓,也可能因為股價持續下跌,進而發生融資追繳或斷頭現象,

當出現這種狀況時更突顯投資人已無法理性面對盤勢下跌,甚至可以解釋為心生恐慌,以致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殺出手中持股,此時我的做法非常簡單,跟上面融資戶被斷頭的做法大同小異,尋找符合(以長線保護短線的理財性投資標的)積極分批佈局買進這些低股價淨值比的公司,在我的實際操作經驗中,以這些物美價廉的標的所建構的投資組合,其未來的投資報酬率都是令人相當滿意。

PS.如果只是一家兩家實施庫藏股政策的話就不符合上述論點


啟示:

市場出現以上兩種狀況,通常表示很多公司的股價出現不理性下跌現象,籌碼將由散戶身上流向以中長期持有為主的法人或公司派手中,這時候分批承接佈局也符合我們之前所說的(人棄我取)操作觀念,以長期投資心態佈局,耐心等待開花結果,勝算相當大。


舉一反三:

如果融資增幅大過指數漲幅就需小心「反轉」可能,短期間盤面或許仍熱力四射(PS.尤其是中小型股),但是若融資增幅比指數漲幅差距愈來愈大時,也代表「籌碼面」愈來愈凌亂,一旦反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盤勢上漲之後,眾多家公司大股東申讓股票,表示連大股東都在逢高減碼,我們應該採取降低持股策略,陸續分批減碼,但如果只是一家兩家大股東申讓持股的話,就不符合此論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