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世代交替,難?》
昨天在保險本舖台北長安店演講分享,大家的互動非常熱絡,我也初次分享「如何降低買進成本」的小技巧,可以說是一場成功的講座,其中年輕的族群大約佔3成。
記得很多年前看到電視有關股市的新聞畫面,出現的都是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在看盤,而近期所看到的畫面,銀髮族人數似乎變得寥寥無幾了。
過去的主管機關曾做過調查,現在在股市交易的「主力年齡層」是40歲以上的族群居大多數,年輕人似乎不買股了,其中有哪些原因?然而這個主管機關持續關注的「斷層危機」問題,年輕世代能順利交替?我想到的原因有幾項:
第一、「基本薪資沒提升」:長期以來大部分社會新鮮人小資族的薪水都是22K到30K之間,扣除學貸、部分孝親金、租金支出⋯⋯等之後,可以留在身上的生活費已經不多,30K以內的薪資水準現狀如果沒有改善,不大容易有多餘的資金拿出來做額外投資,如果是省吃儉用一族或許另當別論。
PS.未來若有購買自住房的想法,在微薄薪水省吃儉用下,依然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財投資,如果只是單純把錢放進銀行「升息」,累積第一桶金的速度太慢恐怕緩不濟急,必須善用時間複利的效果才易達成「清償貸款」之目標。
第二、「鼓勵以小搏大」:相關主管機關歷年來的許多政策都是鼓勵小資族年輕族「以小搏大」,不少券商也配合辦一些相關活動,都是以權證、期貨、選擇權⋯⋯等「投機、賭博」為主,根本是一件很荒唐的事,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賺錢的人大都是法人或是資金龐大的外資,一般投資人多是在小賺大賠中,根本很難累積到財富,像我自己雖然是股票市場征戰20多年經驗的贏家,在權證期權市場也討不到任何便宜,最後幾乎不碰了,更何況是涉世不深的新生代股市新鮮人呢。
第三、「監理失靈」:坑殺散戶的「樂陞案」瀝瀝在目、任由「績差股」股價狂飆,也沒看到主管機關相關監理的積極作為,沒有經驗且身上可運用資金又少的年輕人,哪敢進場買股?
第四、「降低當沖稅」:把當沖的交易稅減半,變相也是鼓勵一些手頭資金較不充裕的投資人進行短線交易(PS.當沖佔大盤成交比重高達2成以上),跟原本股票市場應該是一個長期穏定,以利企業籌資的管道,似乎有很大的抵觸。
< 上漲 = 有政績? >
萬般拉抬只為出,股價的漲跌受人為炒作的因素成分居大,主管機關眼睜睜看著「績差股」一支接著一支狂飆,竟然只有警示這類小小的作為,並沒有看到主管們出來說過任何相關一句話,似乎是不怕股市漲反而怕跌,因為跌下來之後「政績就毀了」?受狂飆氛圍影響,忍不住去追高買進者,恐怕最後的結果是資金大幅縮水,只能自求多福。
主管機關這種任由績差股狂飆的心態實不可取,站在一個市場老兵的角度來看,一般投資人總是喜歡看到好消息股價上漲之後才跳進去,淪為市場上最後一隻老鼠,市場上的散戶大軍的資金正一步一步流失中。
多年觀察下來的經驗,市場主力擅用令人瞠目結舌的手法拉高「績差股」之股價,形成市場一片榮景之假象,先軋一次看它狂漲而不爽的空頭之後,再殺一次短線追進搶短者。在可預見的將來,受傷的短線交易投資人一定又是不計其數⋯⋯。
在重視「政績」之政策鼓勵下,任由市場「投機、賭博」氛圍高漲,長期而言連市場老手資金可能將不願意積極投入,整體股票市場成交量只能繼續委靡不振繼續萬點無感,更不用說口袋不深的年輕人想進來股票市場長期投資了。
< 世代順利交替,難? >
不過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曙光」,因為行政院長換人內閣必須總辭,連帶的主管機關(金管會、證券交易所⋯⋯等機關)頭頭也需換人做做看,尤其是金管會主委這個位置,換上一位完全沒有金融背景的律師顧立雄先生,或許新人新政,在沒有以前「財經幫、金融幫」的包袱壓力下,若能真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市場投機陋習賭博歪風(PS.市場中績差股股價狂漲,造成投資人短線投機賭博心理,以致股市100個人當中約有90個人最終是以賠錢收場),建立更多正確的投資理財相關政策導正大眾觀念,也許值得期待為股票市場帶來一番新氣象,「或許短空、卻是長多」,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若能在配合整體景氣的回升,年輕族群的薪資相對提升,世代交替這個問題或許有解。
若能在配合整體景氣的回升,年輕族群的薪資相對提升,世代交替這個問題或許有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