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我的「房」事,未完待續!

 【 我的「房」事,未完待續! 】


有位朋友,年紀大我幾歲,她比我更早進入證券業當營業員,年輕的時候非常認真做業績,歴經76~79年的大多頭行情,當時在股票市場有賺到一些錢,加上不錯的業績獎金薪水,身上累積一筆錢,當年(房價低)可以不用貸款買房卻仍以租房子為主⋯⋯⋯,不過台北房價這二、三十年來的漲幅相當大,跟以前的房價相比之下,反而變成買不下手或是需要貸款,所以還是沒買房。

另外有一位從小到大的好朋友,也是我的鄰居,他為人海派大方,從小就很喜歡找朋友一起去玩賭博性電動,父親過世後繼承了一些房地產,賭性堅強又不是很懂股票市場,近年來玩股票和期貨賠了不少錢,賣掉好幾間房子和一些土地。

大多數的朋友努力打拼想買一間屬於自己的窩,當然也有人一輩子都不需煩惱買房這個問題,也有的是像上面第二位朋友(我從小到大的鄰居)一樣把繼承的房產變賣掉⋯⋯,至於「買房或租屋何者較優」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因人而異、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若是我,會以「買房」為優先考量,雖需房貸卻是一種強迫自己精算收支、儲蓄和努力打拼的方式,未來年紀大了也不必擔心租房不易的問題,況且房子還有增值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房」事故事,來看看我的「房」事歷程:


我比無殻族或北上租屋者幸運:

從小單親,民國85年時媽媽去天上作仙了,留下「兩」間房子給我,一間是「只有建物卻沒有土地的士林公寓(現在住的)」,另一間是「淡水天元宮附近的電梯華廈」。

士林這間房子是我從小住到大的「家」,沒有土地持份並不能算是完整的一間房(應該只能算是半間房),若是未來有緊急資金需求時,很可能連銀行都貸不到款,所以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把土地買回來,日後才有價值

第一次買房(買回所屬的土地持份):

87年時,請教當時處理住家這邊的代書,土地持份買回來的相關事宜及所需費用大約是多少錢。

剛開始代書跟我說過戶很麻煩,地主必須另外給建商一點土地持份,地主恐怕不會願意(PS.以前蓋房子建商跟地主似乎有不少類似的問題),接著說乾脆把房子賣給她好了,沒有土地沒關係,她願意以250萬元跟我買。

我依稀記得,當下我聽到她這麼說,還蠻不高興的回她,我是找你辦土地過戶的事,要讓你賺代書費,而不是想把房子賣給你,請你先把這件事搞清楚。代書明白我不可能賣給她,幫我查詢相關事宜之後回報給我,我心中便有了辦理過戶相關費用的底,後來就找地主(叔公)談。

我直接跟叔公說,當年媽媽跟您買這間房子的時候,土地一直沒有過戶,這樣您每年繳地價稅,我也很不好意思,您年紀也大了,我找代書來辦一辦過戶,您一毛錢都不用出,辦理過戶完成後的尾款(PS.二、三十年前當初的總價大約是五十多萬元,尾款十萬元尚未付清),我另外再加兩倍給您,不過您一生一次優惠的自用住宅土地增值稅率要讓我用,這樣我的錢才夠,才能省一些費用,當時叔公年事已高,考量之後認為以後再賣房(PS.剩下一間,留給小孩自住使用)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就這樣,在相談甚歡下完成房子過戶的工作,相對地,我身上的現金也所剩不多。

但這間是從小住到大的「家」,而且是媽媽留下來給我的,就算花了手中大部分的資金,我也一定要讓它的產權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如果我不早日把房子問題處理好,萬一以後必須和叔公的兩個女兒處理,或許問題會變得更加複雜許多,未來所需付出的金額可能會更高(PS.土地價值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值)。

賣房:

接著,思考未來搬到淡水住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幾番思考在大展證券上班相當穩定,工作地點應該還是會在台北,更加確定自己不可能去淡水那間華厦住。因為光是從那裏(PS.離淡水捷運站有好遠一段距離)要到台北上班,交通上至少得花一個半小時,一天來回的時間就必須花到三個小時以上,如果一直把一間自己用不到的房子擺在那邊,日後房子一定會舊得更快,到時候這邊修那邊修反而更加麻煩加上手上也沒什麼多餘的現金投資股票,決定把淡水的房子賣掉!

附近鄰居得知我有售屋想法,和我議價後成交,雙方簽約後我便順利取得約300萬左右的現金。心中告訴自己,也跟天上的媽媽承諾,未來我一定會在我們士林買一間回來!

88年,賣掉淡水房子換得300萬左右的現金進行投資,自己也不斷精進股市相關專業能力,投資過程中雖有起有落,但在賺多賠少下,資產逐漸累積,94年時,一位把我當成自己弟弟的牙醫師好朋友,鼓勵我應該重新裝潢一下老舊的住家,住起來才會舒適,並超有義氣地把他位在士林閒置的房子借我住,裝潢過後住家煥然一新,也讓自己在投資上的思緒更加清晰,相當感謝他們夫妻。直到97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又狠狠跌了一大跤,所幸跌深後的反彈回升也很快,手中資金順利超越海嘯前水準,加計不錯的業績獎金,手上股票加上現金存款的市值總額已比88年賣房那時多出好多倍!

第二次買房:


有兩位對我相當照顧的資深同事(朱副總和洪協理),朱副總是非常資深的超級營業員,告訴我非常多以前沒經歷過的台股演進史,人非常Nice,走過幾十年的證券歲月,她看過太多太多客戶在股票市場串起又散落,不少人崩落之後就再也爬不起來;而洪協理是公司的財務主管,也是我進入大展的面試主考官,常常會教導我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她們告訴我股市賺到錢一定要做資金配置,像她們就是把賺到的錢轉一些去買房。

100年時,從房仲公司的廣告單中,看到住家附近有人欲出售一間2樓邊間28坪的三房公寓。自己心想若持續把賺到的錢全部投入股票市場,要是再來一次「金融海嘯」或「股市黑天鵝事件」,資產恐又再度大幅縮水,決定著手進行「資產配置」,找了住家附近認識的房仲朋友一起研究這間公寓,經過了大約半年左右的追蹤,發現開價又比之前降低了一些,請仲介朋友去了解一下狀況,得知屋主有資金需求,便簽約請房仲去找屋主議價(PS.仲介有他們的專業議價技巧),最後議到還算不錯的價格(PS.每坪大約35萬元左右),連同仲介費用的總價還不到1000萬,決定出手買下,也實現88年售屋時對媽媽的承諾。

買房後「市值總額(股票和現金)」降了下來,當時還背負房貸500萬,提醒自己在股票市場得更加謹慎些,後來在股市操作還算不錯,身上的資金水位逐漸上升,也把所有房貸清償完畢。

第三次買房(因緣際會買下半間房、打造股息之外的固定收入):


做生意我不會,曾有不少位朋友找我投資做生意我都敬謝不敏,自己對股票市場遠比一般人熟悉,所以手上的資金只鍾情於股市投資,105年5月離開兆豐證券開始自己的證券人生2.0,仍然在股市征戰,同年底的時候,一位好友打電話給我,說有一間離我住家不遠的中古公寓找我陪他去看~「總價1198萬、房屋權狀約25.5坪、格局三房二廳、四樓建築的三樓」,以我之前陪友人在士林看房的經驗,在台灣科學教育館、天文館、美崙公園附近的房子,開這樣的價位並不算貴,請他聯絡房仲約時間過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了之後,朋友覺得周邊環境不錯,還蠻適合他們一家四口,不過此屋有點「小問題」~它的土地持分有兩個地號,其中一個地號的土地持分是在國有財產署,另外,三位屋主中有一位是陸籍配偶。

和屋主他們簽約買賣時,商議約定先由三位原屋主從國有財產署買回土地,再一併過戶到朋友名下以完成交易,契約隨著時間一步步往下執行,後來代書和仲介表示,法令規定陸配取得土地需三年後才能買賣過戶……..等問題(PS.由於當時簽約所約定的期間是15個月,直到期限將近仍難以成案),加上此時朋友又收到之前參加抽籤排隊板橋浮洲合宜住宅的「候補通知」,在身上金額有限下,只能在合宜住宅新大樓和中古老公寓這兩間做一選擇,考慮後他決定購買新大樓,最後放棄了這間也非常適合他們的士林公寓。

因為看屋和簽約整個過程我都參與其中,好友確定不買後,房仲轉而找我,問我有沒有意願購買。

我評估一下身上的現金及請設計師好友(PS.之前曾幫我房子裝潢設計過2次,早已經變成好朋友)陪我再看一次,設計師看了之後也給了建議,認為這間房子旁邊就有大公園和醫院,地點相當好,原始建造和格局看起來也不錯,簡單量測後說室內空間大約有28坪多(PS.權狀約25.5坪),一般來說,老公寓扣掉樓梯間後,我們這間的室內坪數應該不到24坪,可是卻有28坪多(比房屋的權狀還多),接著跟我解釋像這種四十多年前蓋的公寓,有不少在當初蓋的時候「前、後陽台」可能沒計入權狀內,日後可以申請補登記,另外,在國有財產署的土地問題以後再買回即可,如果現在手上的現金足夠的話,是可以考慮把這間買下來,使用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只要重新設計規劃,應該可以裝潢整理得很OK,到時候可以自用,也可以考慮租出去增加一點固定收入。經過幾天思考後,決定請仲介跟屋主議價,最後也議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價格(PS.離朋友簽約當時已過了一年多,或許三位屋主也有點急著出售,加上還有超過2/3土地持份仍在國有財產署,最後議到算是不錯的成交價,不過每半年需付租金給國有財產署一次,一個月租金大約5600元左右,不過租金會隨著公告地價上漲而調升),在107年以500萬左右買下。

過戶完成後,輪到設計師好友上場,經過半年多的老屋翻新裝潢和施工,合計花費大約140萬左右(PS.包含客廳和三間臥室共四台變頻冷暖分離式冷氣、整套廚具、數位恆溫熱水器⋯⋯等,如果是找一般不認識的設計師裝潢設計,費用應該會衝到180萬以上,甚至可能超過200萬,真的相當感謝這位設計師好友的鼎力相助),後來到附近的稅捐處詢問房屋出租的稅率和租賃報稅相關事宜,接著順利出租並打造每個月的固定收入。

目前尚在國有財產署名下的土地,買回的金額預估應該會在500~600萬元間,在投資上若能保持穏健增值,計劃未來將它買回,成為真正完整的一間房。

PS.目前土地一年租金費用約5600*12 = 67200元
如果買回來每年需繳納的地價稅約15000元
兩者差額:67200 - 15000 = 52200元
年利率約:(52200 / 5000000)*100% =1.044%
目前這筆土地費用的「暫借利率」僅1.044%或是更低,而自己在股市投資每年的平均報酬率都可以超過1.044%,有時候更是1.044%的好幾倍,所以暫仍把錢投入股市增值,不過也不能太久才買回,畢竟土地的價格會逐年往上漲。

住家談都更(進行中):


現在住的「家」已經是40多年的老屋,也是台北市政府劃定的都市更新區域,大約2年多前有地主談及「自主都更」,不過從我阿公那一代下來,已歷經兩代的繼承,另外還有好幾個鄰居像「上面第二位朋友(鄰居)」一樣賣掉房屋和土地,以致地主人數愈來愈多,也有些年長的長輩鄰居覺得住得好好的、意願不是很高⋯⋯等,「都更」原本就是一條漫漫長路,我們自主都更花了2年多時間,最後還是遇到不少瓶頸便卡關了,所幸,我們家這邊的地點算是相當不錯,目前有一家老牌知名建設公司進來跟我們談「合建」,把旁邊的住戶也一併納入,整合的土地面積更大、整塊基地也變得更完整,規劃起來應該也會比原來的自主都跟更加理想。

還好87年時有把土地順利買回來,因為都更的權益是以持有「土地」為主,如果當初沒有買回來(只有地上物房子)的話,未來都更成功恐怕也分不到電梯房了!

目前有些鄰居仍執著在「自主都更」,我們地主可以分到比「建商合建」更多的坪數,認為和建商合建未來分配到的價值會少很多,其實不論是「自主都更(地主需向銀行貸款找營建商蓋房)」還是與「建商合建(蓋房子費用全部由建商支付、地主不須出資金)」,如果無法整合成功就沒有所謂的未來價值!況且知名建商進來整合,一、他們可分得一定比例(一般行情大約在40%左右),在整體建材用料、設計、景觀⋯⋯等必定採用品質相對更優的品牌廠商及產品,因為這個直接關聯他們未來的獲利高低。二、我們原地主不必向銀行貸款,另有搬屋、租屋⋯⋯等補貼(自主都更的租金補貼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三、知名建商算是銀行財團的相關企業,財力比較雄厚,會比我們自主都更自己找小型營建商進來蓋相對安心穩健。四、若能整合成功順利蓋好後,知名建商的房價應該也會比自主都更找的不知名營建商更高⋯⋯⋯等。

雖然才剛起步,相信建商一步步與住戶溝通過,仍執著在「自主都更」的鄰居會逐漸改變想法,讓「家」真正煥然一新。

我的「房」事⋯⋯,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